《碳求中和》救地球
低碳經濟發展-低碳能源篇
核電延役與重啟,比SMR更為務實
「創造優質人生」
-低碳經濟發展基金會為您解說-
經濟部將於兩週內拍板新一輪電價方案,預估平均漲幅約6%,主因是立法院刪除千億元電價補貼預算。回顧蔡英文執政至今,工業用電已漲價五次、民生用電漲四次。筆者認為,「錯誤的能源政策比貪污更嚴重」,而「2025非核家園」所衍生的五大錯誤,正是國人不得不面對的代價。
五大錯誤
一、讓台電陷入巨額虧損
原本財務健全的台電,如今累積虧損逾7,000億元,即使政府撥補3,000億元,帳面仍有超過4,000億元赤字。主因在於停用便宜的核電,改以昂貴的天然氣發電,並大量補貼光電投資。
二、忽視風電技術現實
政府一昧推動「風電國產化」,導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高達每度5.8元,遠高於國際競標價的2.2~2.5元。結果,中鋼子公司興達海基已因相關投資虧損64億元;若未來風電無法及時上線,恐將連續爆發弊端。
三、衝擊農漁產業與糧食安全
政策要求農地「種電」、漁電共生,導致上萬公頃農地與魚塭被迫轉作光電場。不僅魚塭無法養殖,部分光電場甚至因不符規範遭撤照,進而引發漁民與業者間衝突。這將嚴重威脅糧食供應安全。
四、破壞生態環境
台灣原本是黑面琵鷺、中華白海豚、石虎與藻礁的重要棲地,但在「非核家園」政策推動下,天然氣接收站、離岸風電與大規模光電場相繼開發,讓生態受損更加嚴重,甚至比《看見台灣》所呈現的破壞更甚。
五、增加國人罹癌風險
在再生能源無法及時補足缺口下,政府只能以火力發電彌補。火電(燃油、燃煤、燃氣)皆會排放致癌物質。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癌症報告,國人罹癌人數持續上升,其中肺癌已連續兩年高居首位。
總結:政策錯誤代價遠超貪污
上述五大錯誤不僅造成數千億元財損,更帶來糧食、生態與健康的無形災害,嚴重性遠超過一般貪腐。
近日,美國在台協會(AIT)處長谷立言表示,美國可提供核能SMR(小型模組化反應爐)技術。但筆者認為,SMR短期內難以解決能源缺口,遠不如延役核二、核三,以及重啟核四更為務實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