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碳求中和》救地球
童子賢:綠能與核能不應對立
「創造優質人生」
低碳經濟發展基金會特別解析
國發會日前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,其中2030年的減碳目標為23%至25%,但引
發外界質疑。環境部長彭啟明於15日強調,目標一定會突破23%至25%,目前正
努力向30%邁進。然而,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提醒,綠能的推動是為了應對全球暖
化,並非與核能對立。他主張積極發展綠能的同時,也應保留核能作為能源選
項。
在環境部舉行的「COP29 提升氣候行動決心系列論壇」上,彭啟明坦言,目前全
球200多個國家中,只有台灣、科索沃及梵蒂岡無法參與COP會議,但台灣仍積極
連結國際氣候行動,通過論壇與台灣及國際專家進行線上與實體討論,展現融入
全球合作的決心。
當日,童子賢受邀參觀環境部COP29戰情中心。他提到,英國作為工業革命的起
源,正朝淨零碳排方向努力,計劃在2025年前關閉200多座燃煤發電廠,並保留核
能支持能源結構。然而,台灣卻在停止核能機組的同時,繼續運行20年燃煤發電
廠,這與國際減碳趨勢背道而馳。他強調:「綠能的發展應以解決暖化為目標,
核能的存續也應被理性看待。」
友達光電董事長彭双浪則指出,能源問題不僅涉及技術,更與價格調整有關。他認為,台灣的民生電價漲幅有限,導致一般民眾缺乏節能節碳的參與感。他強調,穩定、有韌性、低碳的能源結構至關重要,而多元能源選擇和配比也是實現目標的必然途徑。
此外,工研院經理連振安從COP29會場通過視訊報告,部分國家加入了「三倍核能倡議」,但多數如肯亞、摩洛哥等,更多希望吸引國際資源至本地發展核能。目前評估,此倡議不會在COP29決議文中明確提出,相關倡議的討論仍聚焦於核能的安全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