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碳求中和》救地球
李長庚:保險業可引入碳權理賠
「創造優質人生」
-低碳經濟發展基金會為您解說-
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近日在亞塞拜然參加COP29,透過與台灣媒體的連線訪談,提出了一項具前瞻性的創新概念:保險業未來可將碳權納入理賠範疇。他表示,此次會議通過巴黎協定第六點四條後,碳權理賠將成為保險業的潛在新商機。
保險與碳權的結合
李長庚指出,隨著未來碳權來源的多元化,包括化石燃料減排、森林、土壤及水利等領域,如何組合這些碳權以達到最大抵減效果,將成為新的風險管理方向。他認為,這與保險的核心理念——風險分散與補償——高度契合,因此,保險公司可以探索為碳權損失提供理賠的新模式。然而,他也提醒,產險公司若對碳權的性質、內涵及交易機制不熟悉,將無法設計出具吸引力的新型保單。
台灣的機遇與角色
李長庚強調,台灣作為全球製造業的重要樞紐,可在巴黎協定第六點四條框架下,透過資金與技術支持較弱勢的島國,協助這些國家創造碳權,進而讓台灣企業透過跨國交易實現碳抵減,深化全球合作。他舉例指出,洛克斐勒基金會提出了一種從燃煤轉向氫能的技術,在此過程中減少的碳排放可作為碳權進行交易,展現金融力量對減碳議題的支持與價值。
對國際政局的看法
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當選後揚言提高化石燃料使用、取消電動車補貼以及再次退出巴黎氣候協定,李長庚持樂觀態度。他認為,即便川普在2016年曾退出協定,全球的氣候行動並未因此停滯。「我們不應將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視為世界末日,」李長庚強調,國際社會已展現出面對氣候變遷挑戰的強大韌性,推動低碳轉型的決心依然不減。
此次COP29的討論,無論是碳權理賠還是跨國合作,都為保險業與金融業開啟了新的商機,也為台灣在國際舞台上提供了解決方案的契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