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碳求中和》救地球
百億元資金挹注
淨零產業迎來新契機
-低碳經濟發展基金會為您解說-
環境部與國發會昨(4日)聯合舉辦「台灣綠色成長啟動暨亞洲綠色成長論壇」,由賴清德總統親自出席,與國內企業共同啟動「綠色成長聯盟」,並為規模達百億元的「台灣綠色成長基金」以及國立清華大學「永續學院」揭牌。
總統賴清德在致詞中強調,綠色成長與2050淨零轉型,已成為我國發展的核心戰略。政府將投入百億元資源,專責投資於淨零永續的新興產業,加速台灣邁向低碳經濟。不過,針對日前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「台灣空氣品質在亞洲僅次於日本」,並呼籲外界少用「用肺發電」等情緒性說法,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達質疑。他指出,若參照國際空汙監測平台 IQAir 的2023年PM2.5數據,包括日本、韓國、俄羅斯、菲律賓、新加坡與香港的空氣品質皆優於台灣;且火力發電造成的汙染影響不僅限於PM2.5,若就硫氧化物(SOx)來看,其汙染遠高於移動汙染源。
對此,彭啓明昨於論壇會後受訪表示,環境部採用的是依據國際標準的國家空氣品質監測規則,科學數據顯示台灣在亞洲地區僅次於日本。他也強調,空氣汙染來源多元,不能僅以固定汙染源論之。火力發電亦分為燃煤與燃氣,兩者對空氣品質影響差異極大。政府長期推動「以氣換煤」政策,正是為了減少污染、改善空品。
賴清德也指出,昨日活動見證了三項重要里程碑:首先是由17家企業與相關部會共同組成「綠色成長聯盟」,建立公私部門合作平台;其次是啟動百億元規模的「台灣綠色成長基金」,聚焦投資於淨零永續產業;最後則是全台首創、以永續發展為核心價值的「清大永續學院」正式揭牌,未來將與政府攜手培育綠領人才,推動台灣綠色轉型邁向新階段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