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e分享好友

分享給LINE好友 !

2025年6月15日 星期日

川普擬下令 核能全面復興

          《碳求中和》救地球

低碳經濟發展—低碳能源篇

 川普擬下令 核能全面復興

創造優質人生

-低碳經濟發展基金會為您解說-

為滿足日益增加的用電需求,《紐約時報》獨家揭露,美國總統川普正考慮頒布數項行政命令,以加速核能電廠的建設,推動美國邁向「核能復興」。

相關草案指出,美國在核能擴展方面已落後於中國,呼籲對現行聯邦核能安全法規進行「全面修訂」,以便讓新型核電廠的設立更為順利。根據草擬內容,美國國防部將扮演主導角色,負責採購反應爐,並將其部署於全國各軍事基地。

草案也規劃,將全美核電總裝置容量從目前近100GW提升至400GW,足足擴大四倍。按估算,1GW可供應將近100萬戶家庭用電,這將大幅提升美國能源供應的穩定性與自主性。

在一份名為《迎來核能復興》的行政命令草案中指出,自2017年以來,全球新建核反應爐中,有高達87%採用俄羅斯與中國的技術設計,而美國則在新型反應爐開發上明顯落後。該命令強調,這一趨勢不能持續,必須迅速而果斷地行動,以重振美國在核能領域的領導地位。

據報導,這四項草案目前分別被標註為「決策前」與「審議中」。白宮對是否最終發布這些命令未作出評論,但知情人士透露,這些正是針對核能政策潛在的行政命令草案之一。

川普在回鍋參選後不久,曾宣布美國進入「國家能源緊急狀態」,表示目前的供電狀況已無法滿足包括人工智慧(AI)數據中心在內的龐大能源需求。事實上,核能逐漸獲得美國兩黨的共同關注與支持。儘管部分環保人士對核廢料處理與反應爐安全存有疑慮,但民主黨中已有越來越多聲音認同核能對減碳的重要性。共和黨方面則更強調,核能有助於強化美國的能源自主與國家安全。

科技巨擘如 Google、微軟與亞馬遜等,也積極關注核能在供應資料中心全天候電力方面的潛力。與間歇性的風能與太陽能相比,核能具備24小時穩定供電的優勢,對科技業而言格外具吸引力。

然而,在美國新建反應爐仍面臨高度挑戰。草案批評,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(NRC)動作遲緩,難以應對當前的能源挑戰。該草案擬要求全面修訂 NRC 現行法規,並設下18個月內審查是否核准新型反應爐的時限。

與此同時,台灣核三廠二號機預定於本月17日依法除役,台灣也即將正式邁入「非核家園」時代。但立法院在野黨團已提案修正《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》,擬讓核三廠延役,最快可能於13日三讀通過。

對此,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於10日表示,確保核電機組安全是國家對人民最基本的責任。她強調,即使《核管法》修法通過,仍需經濟部與台電評估能源需求及延役可行性,並確認是否符合核電使用的三大前提條件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