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造優質人生系列
兩岸微流行/北京副中心 主打綠建築
財團法人低碳經濟發展基金會提醒您
中國大陸首都北京為緩解「大城市病」,規畫在通州打造城市副中心,總面積一五五平方公里,順應綠色低碳潮流,所有大型公共建築全以綠色標準打造,以博物館、圖書館、劇院三大建築為例,每年可回收使用三萬立方公尺的雨水,自身太陽能發電量超過卅萬度。
北京城市副中心計畫最早於二○一二年提出,二○一六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,要將其構建成藍綠交織、清新明亮、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布局。據官方九月中旬數據顯示,北京城市副中心目前已有六十七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築標誌,總面積達一○○五萬平方公尺,還推動超低耗能建築、近零碳建築、健康建築融合發展。
在中共廿大召開期間,當局邀集媒體探訪北京副中心三大建築,分別是大運河博物館、北京城市副中心圖書館、北京城市副中心劇院,計畫明年開放使用。這三座新地標建成後,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一萬噸,加上下沉式綠地、透水鋪裝、與公園連通的運河故道景觀水系等,年可調蓄水量約四點六萬立方公尺,雨水每年回用量約三萬立方公尺。
其中,圖書館、博物館均引入太陽能發電作為補充,譬如圖書館結合銀杏葉片屋頂天棚的設計風格,在天窗上安裝的太陽能發電系統鋪設面積達九六○平方公尺,年發電量約廿五點六萬度,博物館則在金屬屋面上安裝三六四塊薄膜太陽能玻璃,年發電量約六萬度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