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論─能源政策 台灣經不起胡鬧

民眾點亮手機與相機並喊著「2014終結核四」口號。(陳志源攝)
反核能發電之論時有所聞,非核家園人人都愛,但世間事往往有一好就沒兩好,如何選擇變成一門複雜的高深學問。
核能發電當然有一定比例的危險,且一旦發生,常常造成集體性死亡,傷痕不僅止於當代而已,危害深遠,人人自然談核色變,避之唯恐不及。換言之,反核是人性的正常反應,擁核才不正常。話雖如此,但除非能如李前總統所說的,確實找到可靠穩定的替代性能源方案,否則事涉未來國家經濟發展,人民生活基本需求,不能說廢就廢。窮死、熱死,就結果來說,並沒有比亡於核災來得更為高尚幸福。
有人說:「沒有核安就沒有核四」,乍聽之下,好像講得很有道理,其實是廢話。世界上如果真有百分之百核安的話,那就沒有什麼好爭論的了,只能說,盡量避免發生意外而已。
贊成或反對核能發電,好比搭飛機或在高速公路開車一樣,也許一輩子平安無事,享用搭機開車的好處,但也有可能因瞬間災難而傷亡慘重。又好比生病吃藥,所有的藥物多少都有一定的副作用,能不吃最好,但生病時又不能不吃。類似這種利弊得失之間的邏輯,應該同樣適用於能源發電的選擇。
當然啦,開不開車、搭不搭飛機、吃不吃藥是個人的事,用不用核能發電則是眾人的事,是屬於有福同享、有禍同當的層次,兩者不能相提並論。基此,我也贊成啟動核四發電前,應該先辦公投,再決定後續的動作。且既然是公投,就應該要堅守雙重二分之一的門檻,即:超過二分之一以上公民投票,再採多數決。
所以要規定得這麼嚴格,是因為事關國家前途。講得更坦白點,任何投票多少都帶有情緒性的因素成分在,不可能完全理性,既然如此,所謂一場遊戲一場夢,為了避免眾人一時的好惡,導致國家社會遭受到無法挽回的傷害,當然要慎重其事,就算被稱為鳥籠公投又何妨?台灣實在經不起類似一而再、再而三的胡鬧瞎搞。
寫到這裡,反核四的人也許又會說,那動用核能發電前,是否也應先經過公投?我認為這是程序先後的問題。
如眾所知,總統跟立法委員都是公民直接票選出來的全國性代表,他們本來就擁有啟用核能發電的行政權或同意表決權,現在既然要用「直接民意」去否定他們的「間接民意」,當然必須要有超高的人氣比例當後盾才行,這是顛覆型社會改革的普遍性共識。核四若經公投決定封閉,日後再啟用時,同樣也應該通過高門檻的表決,遊戲規則相對客觀公平。
總之,人世間沒有絕對的真理,只有公平客觀的規則以及慎重的選擇,後果自負,如是而已。(作者為退休教育人員)
文章來源: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40514000458-260109
民眾點亮手機與相機並喊著「2014終結核四」口號。(陳志源攝)
反核能發電之論時有所聞,非核家園人人都愛,但世間事往往有一好就沒兩好,如何選擇變成一門複雜的高深學問。
核能發電當然有一定比例的危險,且一旦發生,常常造成集體性死亡,傷痕不僅止於當代而已,危害深遠,人人自然談核色變,避之唯恐不及。換言之,反核是人性的正常反應,擁核才不正常。話雖如此,但除非能如李前總統所說的,確實找到可靠穩定的替代性能源方案,否則事涉未來國家經濟發展,人民生活基本需求,不能說廢就廢。窮死、熱死,就結果來說,並沒有比亡於核災來得更為高尚幸福。
有人說:「沒有核安就沒有核四」,乍聽之下,好像講得很有道理,其實是廢話。世界上如果真有百分之百核安的話,那就沒有什麼好爭論的了,只能說,盡量避免發生意外而已。
贊成或反對核能發電,好比搭飛機或在高速公路開車一樣,也許一輩子平安無事,享用搭機開車的好處,但也有可能因瞬間災難而傷亡慘重。又好比生病吃藥,所有的藥物多少都有一定的副作用,能不吃最好,但生病時又不能不吃。類似這種利弊得失之間的邏輯,應該同樣適用於能源發電的選擇。
當然啦,開不開車、搭不搭飛機、吃不吃藥是個人的事,用不用核能發電則是眾人的事,是屬於有福同享、有禍同當的層次,兩者不能相提並論。基此,我也贊成啟動核四發電前,應該先辦公投,再決定後續的動作。且既然是公投,就應該要堅守雙重二分之一的門檻,即:超過二分之一以上公民投票,再採多數決。
所以要規定得這麼嚴格,是因為事關國家前途。講得更坦白點,任何投票多少都帶有情緒性的因素成分在,不可能完全理性,既然如此,所謂一場遊戲一場夢,為了避免眾人一時的好惡,導致國家社會遭受到無法挽回的傷害,當然要慎重其事,就算被稱為鳥籠公投又何妨?台灣實在經不起類似一而再、再而三的胡鬧瞎搞。
寫到這裡,反核四的人也許又會說,那動用核能發電前,是否也應先經過公投?我認為這是程序先後的問題。
如眾所知,總統跟立法委員都是公民直接票選出來的全國性代表,他們本來就擁有啟用核能發電的行政權或同意表決權,現在既然要用「直接民意」去否定他們的「間接民意」,當然必須要有超高的人氣比例當後盾才行,這是顛覆型社會改革的普遍性共識。核四若經公投決定封閉,日後再啟用時,同樣也應該通過高門檻的表決,遊戲規則相對客觀公平。
總之,人世間沒有絕對的真理,只有公平客觀的規則以及慎重的選擇,後果自負,如是而已。(作者為退休教育人員)
文章來源: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40514000458-260109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